物流連接生產和消費、內貿和外貿,是實體經濟的“筋絡”。如何用數字化手段為物流行業提質增效?
2月19日,記者來到位于合肥高新區的合肥維天運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在公司展廳的可視化大屏上正顯示實時統計的運力資源、運單信息、結算信息等,點開運力資源模塊,可以清晰看到運力越是密集的地區地圖上呈現的顏色越是鮮艷。
“過去,公路運輸市場存在物流交易層層分包、物流企業無法改善內部管理、無法有效鏈接外部資源等問題。”合肥維天運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杜兵告訴記者,為了解決這些問題,公司搭建全鏈路數字貨運平臺,覆蓋貨主企業、物流企業、貨車司機及周邊產業服務商,為物流企業改造運輸作業全流程、持續性數字化運營提供了一整套數字化解決方案。
杜兵介紹,這套方案基于全鏈路數字貨運平臺串聯物流全流程,將貨主企業、物流企業、貨車司機等各方進行高效協同和對接,推動供應鏈上下游長期協作,降低全產業鏈物流成本,提升物流標準化運作水平和運行效率。
作為一家數字貨運企業,自成立以來,維天運通不斷加大技術創新力度,運用數字化、智能化手段,引領貨運行業進行產業變革。
“2023年,公司提出‘物流數字化交付’理念,提倡物流企業在貨運服務之外,還向上游貨主交付及時派單率、貨損貨差率等物流過程數據及物流數據成果。這些數據可以幫助貨主降低庫存、進行數字化考評、實現運輸過程實時反饋、物流數據與生產數據結合等?!倍疟榻B,同年,公司聯合安徽省工業互聯網協會等起草發布《運輸服務交付數字化要求》團體標準,為提升供應鏈整體運作效率助力。
談及未來,杜兵表示,今年,一方面要繼續推動全鏈路數字化解決方案的深度應用,另一方面要加強與貨主企業方的深度融合,助力物流行業加快實現數字化升級。
數字經濟建設賦能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,為新質生產力培育提供土壤和載體。在安徽,數字經濟在更多地方落地、開花。
前不久,金蝶軟件華東交付中心及安徽總部項目簽約落戶合肥市蜀山區,為蜀山區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。
作為合肥市數字經濟產業創新試驗區,蜀山區數字經濟發展勢頭強勁。截至2024年底,該區省級大數據企業總量達169家,市級以上大數據企業448家。建成1家省級大數據產業園,3家市級大數據產業園,形成以安徽智能軟件園為核心區,輻射涵蓋網達產業園、MAX科技園、聯東U谷等周邊多家園區的“一核多園”空間布局,打造了以安徽金蝶、安徽數據堂等龍頭企業為核心的產業集群。
位于池州的大數據企業安徽晶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,憑借自身的技術優勢,先后同深圳親鄰科技、達闥科技等行業頭部企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。
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產業集群發展。2024年,池州市認定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高新技術企業16家,組織150家企業進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診斷,建成10個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和10個“5G+工業互聯網”示范應用場景。
以“數”賦能,乘“數”而上。2024年,安徽全年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業收入1.2萬億元左右。工業互聯網平臺設備連接數突破千萬臺,工業云平臺應用率居全國第3位,新增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改造8943戶。
為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做大做優做強,安徽印發《加快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(2024—2026年)》。方案提出,到2026年,安徽數字經濟綜合實力、創新力、競爭力顯著提升,數字經濟發展水平位居全國第一方陣,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營業收入達到15200億元,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全國平均水平。
(本報記者 鹿嘉惠)
值班編輯:王婧